为筑牢国民健康基石,推动食药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7月23日,《食药同源功能食材食品》和《食药同源功能食材食品基地认定规范》两项关键团体标准的调研启动说明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隆重召开!
这两项关乎国民“舌尖上的安全与健康”的食药同源类团体标准已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备案立项,并于2025年7月22日发文批准启动,广泛调研征集起草编制。
会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30号楼农业农村部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召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老科协乡村成果转化专委会秘书长兼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无抗功能食材食品分会秘书长刁玉林主持,本次会议汇聚了我国食药同源与国家农产品安全领域的权威专家领导与行业代表: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全国无抗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许越先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无抗功能食材食品分会会长---陆庆光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原所长、科技局原副局长、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首任理事长、中医药岗位科学家 戴小枫研究员
国家食用豆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无抗功能食材食品分会荣誉会长 程须珍研究员
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城乡融合团队首席科学家、北京都市规划设计院 李征院长
6.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茄子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刘富中研究员
7.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检测与安全评价中心副主任何夙旭研究员
8.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高新产业园检测中心刘尚义老师
9. 团体标准参与核心企业家代表--农科食安生态科技集团总经理 高健先生
10. 北京大兴庞各庄地标西瓜核心种植示范园总经理 吴书友先生
本次团体标准调研启动会标志着我国首批以食药同源为核心的两项食药同源类功能食材食品及基地认定规范的团体标准编制工作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与会多位专家从多维度和国际前沿的发展方向对我国食药同源涉及的多个领域积极探讨发言,为起草编制提供了多元化思路,有助于后续更贴切国民健康的实际需求及行业现状制定规范标准。
启动标准对国民健康及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1、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统一标准可减少因“无标可依”导致的市场乱象,引导企业规范生产,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向“标准化、精细化”转型。
2、助力产业价值提升:标准化的基地认定和产品规范,能提升食材及食品的品质稳定性和品牌公信力,帮助地方特色食药同源产业(如枸杞、茯苓、山药、花椒等)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带动产业链升级(如深加工、农医食养文旅跨界融合等)。
3. 补充现有标准体系:目前食药同源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尚不完善,团体标准可灵活响应行业需求,为未来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实践依据,形成“国标+团标”的互补体系。
4、旨在构建覆盖“从基地到产品到餐桌”的全链条、可追溯的有据可依,有标可循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对推动国民大健康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为国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提供科学标准依据,同时为食药同源功能食材食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两项团体标准的出台,不仅是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安全与功能有效性的关键抓手,更是驱动整个食药同源产业向标准化、品质化、高值化升级,服务“农食医养,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落地的里程碑式举措。
这两项国家食药同源团体标准编制委员会将广泛邀请各相关重点产业的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相关大学、企业、基地共同参与标准的起草编制。既是规范市场、保障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食药同源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背景链接:**
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是经原国家食药监总局、质检总局、卫计委、农业部四部委支持,国务院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