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西藏畜牧兽医学会2025年学术交流会在拉萨市召开。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拉萨暑期实践团一行参与此次会议,学习学术前沿知识,了解高原畜牧兽医科技新进展。
团队成员与参会专家交流合影 郦雪怡摄
本次大会以“生态优先、科技赋能、提质增效、产业融合”为主题,汇聚了国内畜牧兽医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业界人士,旨在搭建交流平台,分享最新科研成果、技术创新与实践经验。
学术交流会开幕 郦雪怡摄
聚焦前沿研究,引领产业方向
会议聚焦高原畜牧业的现实挑战与未来机遇。西南民族大学张斌教授深入剖析了高原动物疾病现场诊断技术的空缺,系统比较了各类诊断试剂的应用场景与发展潜力,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填补市场空白指明了路径。
宁夏大学张桂杰教授团队聚焦畜禽妊娠后期至哺乳早期的关键营养期,系统阐述了营养调控对后代生长发育、健康及肉质性状的长期效应,其研究成果为提升羔羊肉品质和养殖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王巍研究员介绍了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西门塔尔牛种质资源数据库的进展,展示了标准化繁育体系在保护地方品种特性和推动遗传选育方面的应用价值。
王巍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郦雪怡摄
智能科技赋能,扎根雪域高原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李家奎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牦牛重要传染病智能快速定量PCR检测设备” 在此次大会上正式发布。 该设备成功突破了传统实验室检测的限制,首次将精准、快速的定量PCR检测能力延伸至高原牧区现场,实现了牦牛疫病诊断的智能化、精准化和现场化。
“把实验室‘搬’到草原,让牧民用上先进技术,是我们的初心。”李家奎教授表示,这项成果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科技工作者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躬身践行乡村振兴使命的具体实践。作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产出,该设备将显著完善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为保障高原畜种资源安全、促
进生态保护与牧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李家奎教授团队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郦雪怡摄
体悟实践真知,锚定青春志向
会议有效联结了科研、教学、技术推广、行业管理及产业界的多方力量,构建起协同创新的网络,为实践团成员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参与此次学术交流会,华中农大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到畜牧兽医领域科技工作者们严谨的科研态度、服务产业的使命担当以及科技创新的力量。
“此次参会学习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实践团成员王文硕同学表示,“能够了解到像李家奎教授团队这样将前沿技术直接应用于高原牧区生产的成果,让我们深受触动和启发,感受到科技工作者立足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的深厚情怀,以及将尖端科技扎根于广袤草原的执着实践,更坚定了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学子,我们应在畜牧兽医领域继续深耕,将所学服务于农牧业发展的信念,贡献属于青年一代的智慧与力量。”
实践团成员向专家学者请教专业问题 郦雪怡摄
通过此次参会学习,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学习了领域前沿知识,并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增强了专业认同感与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将以优秀学者为榜样,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坚定服务国家农牧业现代化、守护生态与民生福祉的专业理想,为服务国家农牧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华中农大团队把实验室‘’搬‘’到草原,为高原畜种资源安全提供科技支撑